1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,打造高端品牌形象
綠色發展是新時期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,也是智能制造產業園規劃設計的目標導向。建科建筑設計在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中,將堅持綠色發展導向,在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中,強化產業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,通過“綠色+”的發展規劃,合理布局園區建設,打造綠色高端品牌形象。
當前智能制造產業園區規劃,應通過引入高端、低碳制造企業,將園區規劃設計提升至新的高度。特別是在園區環境控制中,要建立環境污染控制體系,嚴控廢氣廢水排放,在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建設中,強化對環境污染的科學控制。
2、空間布局與功能協同
1)功能分區科學規劃
采用“核心集聚+彈性拓展”模式,劃分四大核心區域:
a)產業集聚區:建設模塊化標準廠房,預留生產線改造空間,適配機器人、數控機床等設備布局;
b)研發創新區:配套光學實驗室、電磁兼容實驗室等專業設施,毗鄰高校或科研機構;
c)綜合服務區:整合行政辦公、金融服務、人才公寓等配套,步行可達性覆蓋90%以上區域;
d)物流樞紐區:緊鄰交通主干道,預留AGV通行通道與自動化立體倉庫用地。
2)空間彈性設計策略
廠房柱距按12-15米設計,地面承重不低于3噸/㎡,滿足重型設備安裝需求;預留5%-10%的彈性用地,應對未來產業擴容或技術迭代。
3、推進智能產業集群,形成區域輻射力
建科建筑設計在產業園區規劃設計中,將強化園區產業集群建設,在規劃中形成區域輻射力,這是實現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發展的重要保障。智能制造產業集群,關鍵在于立足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,通過產業資源整合、園區發展導入,為智能產業園區形成完備的產業集群,推進智能制造產業園規劃建設。因此,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下的園區規劃設計,能夠更好地從區域發展出發,形成發展輻射力,實現園區規劃新發展。
4、以設施建設為載體,促進園區升級增量
建科建筑設計認為,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的設計要點,需更加注重基礎設施體系的構建,這是保障園區升級、增量的有效推進。首先園區設施建設要統籌規劃,在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等領域,建立與高端產業與之匹配的配套資源,將智能新型制造產業作為園區“增量”的重要目標。其次園區要在智能制造等領域,建立完善的設施體系,通過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化發展,形成從技術到產品,再到市場投放的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。因此,在智能產業園區規劃與設計中,要立足長遠發展,園區基礎設施元素要符合高端制造產業發展需求,讓產業園區配套設施資源,滿足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引進及產品創新需求。
5、運營管理與服務體系
成立專業運營公司,明確招商、技術服務、安全管理等部門職責,建立“企業評分體系”(從稅收貢獻、研發投入等維度考核);聯合政府設立專項政策:提供稅收“三免三減半”、研發補貼(最高覆蓋30%投入)、人才公寓租金減免等支持。提供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,為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